欢迎进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交通网!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5.08.13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22

8月12日,公司党委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公司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以及申请入党人员一同观看了《南京照相馆》。

走出放映厅时,我的内心犹如被海浪不断冲击,许久都无法平静。那间小小的照相馆,不仅承载着民族往昔的苦难,更映照出普通人心中永不磨灭的光芒与不屈的脊梁。 

照相馆本是记录灿烂笑脸、留存美好时光的场所,然而1937年南京沦陷时的战火硝烟,瞬间将这平凡的角落变成了人间地狱的一隅。就如同电影里的邮差阿昌,起初他仅仅是想谋条生路,便冒充学徒躲进了照相馆,整日蜷缩在角落里,战战兢兢地只求能够活下去。

但当一张张记录着同胞惨遭杀害的照片在暗房里逐渐显影,宛如一道道闪电划破黑夜,阿昌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崩塌了。他双手颤抖着捧着那些沉重如大山般的底片,望着上面凝固的同胞血泪,眼中的懦弱与恐惧终于燃烧起来——他不再是那个只考虑自身保命的小人物了。他毅然选择成为守护真相的沉默哨兵,在刀尖上行走,于虎口中抢夺,只为让这些无声的控诉穿越历史的迷雾。

照相馆里其他普通人的觉醒也格外令人动容。老板老金,原本只想保住照相馆这份家业,面对日军的刺刀,他就像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可能熄灭。可当唱戏的毓秀将底片藏在戏服水袖中,当阿昌在暗房里与时间赛跑冲洗照片时,老金心中那微弱的光芒终究还是重新亮了起来。他擦亮了照相馆的招牌,更擦亮了蒙尘的良知,用相机镜头记录下了那些无法磨灭的罪恶。

还有毓秀,她把记录暴行的底片缝进戏服,水袖轻轻一扬,柔弱与刚强便奇迹般地融合在了一起。他们原本都是乱世中各自挣扎的人,如同被风吹散的沙粒,然而真相这剂显影剂将他们凝聚在了一起。在照相馆这一方小天地里,他们相互帮衬,凭借沉默的韧劲和过人的智慧,搭建起了一道守护真相和尊严的屏障。照相馆的暗房,不仅洗出了日军的暴行,更洗出了普通中国人灵魂里那无法磨灭的“铁证”。

那些被拼死守护的底片,其意义早已超越了物证本身。一张张模糊却沉痛的影像,仿佛是历史在显影液中逐渐清晰的面容,是无数逝去的人曾经活过、爱过、痛过的无声呐喊。阿昌他们用生命守护着这些底片,实际上是在守护民族的记忆不被强权篡改,守护死难者最后的尊严不被暴力抹杀。这让我想起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那些触目惊心的名字和照片。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世界,每张照片都是历史用血泪写下的铁证。老金说“镜子不能蒙尘”,实际上就是说历史需要“显影”“定影”,只有看清过去,我们才能真正“看见”,才能铭记。

电影散场后,我们回到熟悉的公交岗位,驾驶室、调度室、维修车辆依旧是老样子。时代变迁,如今无需我们像阿昌那样在枪口下传递底片,但和平年代的岗位上,那份“守护”的精神依然闪耀。我们公交人紧握方向盘,每一次转动都关系着一车乘客的平安;每次检查车辆状况,都是对无数家庭幸福的承诺;耐心回应乘客需求,就是在传递城市的温度。这何尝不是一种平凡而伟大的守护?守护着流动国家的安宁,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岁月静好。我们党员应当成为阿昌、老金精神的新时代传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最坚实的承重墙。

暗房里显影的底片,最终会变成历史书上沉甸甸的文字;今天车轮驶过的道路,也在书写着我们这代人的印记。公交车辆在城市中穿梭,我们承载的不仅是乘客,更是驶向未来的信念。南京照相馆里那台记录伤痛的相机早已停止作响,但它所凝聚的守护精神如不灭的星火,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让历史的显影液永远清澈明亮,让今天的车轮承载着记忆的重量,如此我们才能握紧通往尊严与和平的方向盘。每个党员肩头的责任,就是永不松手的方向盘;每节平凡的车厢,都在时光中变成移动的纪念碑。

想起刚开公交的时候,总觉得这份工作不过是把乘客从这里送到那里,简单又重复。可看完电影后再细细琢磨,方向盘握在手中,就如同当年阿昌捧着底片一样沉重。阿昌守护的是历史真相,我们守护的是乘客安全,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扛起责任。就像某年某月的暴雨天,路面积水较深,许多车辆都不敢前行。我驾驶着末班车,车上有几位乘客,看到他们焦急的神情,我心中便想着一定要将他们准点安全地送到目的地。于是打电话向公司调度说明情况,调度员同意绕行,并嘱咐我务必安全行车。我小心翼翼地驾车绕开积水路段,看到乘客探出窗口如释重负的样子,我突然明白,这就是我们公交人的“暗房”,在平凡中坚守,就是在守护当下的安宁。

维修工王师傅常说,修车就如同做人,不能敷衍了事。他每次检查车辆都细致入微,连一颗螺丝都不放过。以前觉得他过于较真,现在才明白,他拧紧的不仅仅是螺丝,更是安全的防线。就像电影里老金擦亮招牌一样,王师傅是在擦亮公交人的责任。公司调度员每次遇到乘客咨询都会耐心解答,遇到老人小孩还会特意叮嘱司机多加留意。这些难道不都是在传递温暖吗?就像毓秀水袖里藏着的勇气,看似柔弱,却有千钧之力。

我们公交人每天迎送乘客,见证着城市的清晨与黄昏。车厢里有欢声笑语,有疲惫面容,更有无数家庭的期盼与牵挂。我们的方向盘是否转动平稳,车辆维修是否到位,服务是否周到,都关系着这些平凡的幸福。就像当年照相馆里的人们守护真相一样,我们守护的是和平年代里最真实的烟火气。

历史不能被遗忘,那些在暗房里显影的真相,是民族的伤疤,更是前行的警钟。而如今的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责任,就是在续写历史的新篇章。无需惊天动地的壮举,开好每一趟车,做好每一次维修,提供每一次暖心服务,就是对当年那些守护者最好的告慰。

电影里说“镜子不能蒙尘”,我们心中的镜子更不能蒙尘。铭记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当下,守护和平。当我们手握方向盘行驶在城市的街道上,当我们在调度台前规划路线,当我们在维修车间检查车辆时,都应牢记肩头的责任。这份责任,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和平的守护,更是对历史的铭记。

那间南京照相馆早已消逝在岁月长河中,但它所承载的真相与勇气永远留在了民族的记忆里。而我们这些公交人,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用责任与坚守,让这份守护的精神代代相传。让每一辆公交车都成为流动的纪念碑,让每一次平安送达都成为对和平的礼赞。这就是我们公交人对历史的回答,对责任的担当,对未来的承诺。 (撰稿人:徐从山)

 




下一篇:铭记历史承遗志 砥砺前行勇担当——经开公交党委组织观看红色影片《南京照相馆》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交通网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翡翠路398号 备案序号:皖ICP备12015075号 公安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019102001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