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合肥经开区公交宿松路公交智慧充电站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区域公共交通体系的“主支撑”与低碳转型的“排头兵”,其联合安徽奥动新能源打造“光储充”综合能源枢纽,以创新技术与绿色理念赋能。站内配置19座高效快充桩,可同时满足38台新能源车辆同步补能;通过分时错峰调度与智能管理系统破解商用车充电难题,俨然成为区域绿色交通升级的“动力引擎,为城市交通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驱动:锚定“双碳”目标构建绿色能源新范式
自规划建设起,宿松路充电站便深度融入国家“双碳”战略全局。其依托行业领先的“光储充”一体化系统,通过高效光伏板转化电能,配合智能储能设备实现电力的“精准调配”——晴日优先供能、余电存储,夜间/阴雨天调用储能释放电力,形成“自发自用、余电存储”闭环模式。这一创新设计精准匹配能源供需,经测算年均可减少碳排放约1700吨,为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开方案”,树立起低碳能源转型的实践标杆。
民生为本:创新共享模式激活资源效能新实践
“服务市民出行”始终是经开公交的核心初心。宿松路充电站创新实施“夜间保公交、日间惠社会”的错峰共享机制:夜间时段优先保障公交车辆满电待发,确保次日市民公交出行“零延误”;日间则向社会新能源车辆开放,让公共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发挥效能。同时,场站特别设计环形通行通道与超大车位布局,大幅提升了重卡、轻卡等大型新能源物流车的充电周转效率,实现“即到即充、充完即走”的高效服务,为区域物流绿色升级按下了“快进键”。这一模式既守住了民生出行的“底线”,又盘活了公共资源的“增量”,生动诠释了国企服务的“民生温度”与“资源智慧”。
国企担当:深耕绿色赛道激活低碳转型新动能
宿松路公交智慧充电站的落成,是经开公交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标志性成果。作为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的融合载体,它既是区域绿色交通生态的关键节点,更以全周期高可靠能源保障,加速推动区域交通体系向“全场景、全链条”低碳化转型。从规划到落地,经开公交以国企担当为舵、创新实干为桨,携手合作伙伴破浪前行——这不仅是一次绿色基础设施的跨越升级,更彰显国有企业在响应国家战略、守护民生福祉、引领产业升级中的核心价值。
从“光储充”技术的率先应用,到错峰共享模式的创新实践,经开公交正以宿松路充电站为起点,在绿色交通领域探索出一条“技术创新+民生服务+国企责任”的特色路径。未来,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落地,经开公交将持续为合肥建设低碳智慧城市注入强劲“经开力量”,在“双碳”征程中续写更亮眼的国企答卷。
运营部高风
2025年7月1日